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oaoy.cn
郵 箱:zboao@qq.com
畢業(yè)論文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緊張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畢業(yè)前都要通過最后的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guī)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寫好畢業(yè)論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畢業(yè)論文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歡迎大家分享。
畢業(yè)論文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一、畢業(yè)論文資料搜集的范圍
撰寫畢業(yè)論文必須詳盡地占有資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論文寫成,可能要搜集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字的資料,積累資料的方法 。資料是畢業(yè)論文寫作的基礎,沒有資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研究無從著手,觀點無法成立,論文不可能形成。所以,詳盡地占有資料是畢業(yè)論文寫作之前的另一項極重要的工作。畢業(yè)論文寫作之前,至少應當占有如下五個方面的材料:
第一,第一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包括與論題直接有關的文字材料、數字材料(包括圖表),譬如:統(tǒng)計材料、典型案例、經驗總結等等,還包括自己在親自實踐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這是論文中提出論點、主張的基本依據。沒有這些資料,撰寫的畢業(yè)論文就只能成為毫無實際價值的空談。對第一手資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時要注意其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和準確性。
第二,他人的研究成果。這是指國內外對有關該課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撰寫畢業(yè)論文不是憑空進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于他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氣重復進行研究,人們可以以此作為出發(fā)點,并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fā)、借鑒和指導。對于他人未解決的,或解決不圓滿的問題,則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再繼續(xù)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顧埋頭寫,不管他人研究,否則,撰寫的畢業(yè)論文的理性認識會遠遠低于前人已達到的水平。
第三,邊緣學科的材料。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人類的知識體系·呈現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狀態(tài),傳統(tǒng)學科的鴻溝分界逐漸被打破了,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分支學科及邊緣學科。努力掌握邊緣學科的材料,對于所要進行的學科研究,課題研究大有好處。它可以使我們研究的視野更開闊,分析的方法更多樣。譬如研究經濟學的有關課題,就必須用上管理學、社會學1jl、理學、人口學等學科的知識。大量研究工作的實踐表明,不懂一些邊緣學科知識,不掌握一些邊緣學科的材料,知識面和思路狹窄是很難撰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
第四,名人的有關論述,有關政策文獻等。名人的論述極具權威性,對準確有力地闡述論點大有益處。至于黨的有關方針、政策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又能反映出現實工作中面臨的多種問題,因此,研究一切現實問題都必須占有和清楚這方面的材料,否則會出現與黨的方針、政策不一致的言論,使論文出現很大的缺陷。
第五,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這有助于開闊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論文的質量。例如,要研究馬克思的商品經濟理論,不能只研究他的著作,還應該大力搜集他當時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等背景材料,從而取得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資料搜集和分類的'方法搜集資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做卡片。使用卡片搜集資料,易于分類、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隨時另行組合??ㄆ梢宰约鹤?,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購買。一個問題通常寫在一張卡片上,內容太多時也可以寫在幾張卡片上,當然,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要不要做卡片,可根據各人習慣,不必有死板規(guī)定。
第二,做筆記。做筆記這是任何一個畢業(yè)論文撰寫者都必要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書報雜志時,搞調查研究時,要隨身帶筆和紙,隨時記下所需資料的內容,或有關的感想體會,理論觀點等。在做筆記時,最好空出紙面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供寫對有關摘錄內容的理解、評價和體會。
第三,剪貼報刊。將有用的資料從報紙、刊物上剪下來,或用復印機復印下來,再進行剪貼。把應剪貼的資料分類貼在筆記本、活頁紙或卡片上,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可以節(jié)省沙寫的時間。無論是用卡片收集資料,還是摘錄資料,還是剪貼資料,都必須注明出處。如果是著作,則要注明作者、書名、出版單位、發(fā)行年月;如果是報紙,則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報紙名稱、發(fā)行年月日;如果是雜志,則要注明作者、篇名、雜志名稱、卷(期)號、頁碼等,以便附錄在畢業(yè)論文的后面。對收集來的資料不要隨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認真閱讀,仔細加以分類,進行研究,論文寫作《積累資料的方法 2》。
主要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主題分類法。按照一定的觀點把資料編成組,這“一定的觀點”,可以是綜合而成的觀點,也可以是自己擬定的觀點。例如,為研究培育建筑勞動力市場的前提條件,作者擬定了自己的四個觀點:一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確定為建筑勞動力市場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客觀環(huán)境;二是建筑產品市場的形成對建筑勞動力市場的培育提出了現實的要求;三是城鄉(xiāng)體制改革的深化為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四是建筑勞動力市場的建立是建筑行業(yè)用工特殊性的內在要求,并按這四個觀點對資料加以分類,這樣可以加深對資料的認識,進一步使認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第二種,項目分類法。即按照一定的屬性,把收集的資料分項歸類。
三、對搜集到資料的整理對搜集到的資料如何進行整理呢?
資料的整理過程實質上是資料的辨析過程,這里有幾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辨析資料的適用性。選擇資料的依據,只能是作者所要闡明的中心論點。什么資料可用,什么資料不能用,都要根據這個中心論點決定。畢業(yè)論文的中心論點一經確定之后,它就是統(tǒng)帥一切的東西,資料必須服從于中心論點的統(tǒng)帥。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說明問題的資料搬來作牽強附會的解釋,也不能將所有資料統(tǒng)統(tǒng)塞進文章里,搞得文章臃腫龐雜,中心反而不突出,擴大了篇幅。比如《“城市更新”與園林綠化關系的幾個問題》一文,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有關園林綠化的資料,卻沒有搜集城市建設與園林綠化關系的資料,這些不適用的資料塞入論文之中,導致論文中心被沖淡,降低了論文質量。
二是辨析資料的全面性。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論文的論述也往往不圓滿、不全面,會出現偏頗、漏洞,或由于證據不足難以自圓其說。以《淺論廠長負責制與職工民主管理》一文為例,由于作者只搜集了兩者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資料,沒有搜集兩者存在矛盾的資料,結果文章只做了一半,如何處理好兩者矛盾這一重要方面被疏漏了,大大影響了論文的質量。
三是辨析資料的真實性。資料真實與否直接關系著論文的成敗。只有從真實可靠的資料中才能引出科學的結論,在這方面要注意:其一,要尊重客觀實際,避免先入為主的思想,選擇資料不能夾雜個人的好惡與偏見,不能歪曲資料本來的客觀性;其二,選擇資料要有根有據,采用的第一手資料要有來歷,選取的第二手資料一定要與原始文獻認真核對,以求得最大的準確性;其三,對資料來源要加以辨別,弄清原作者的政治態(tài)度、生活背景、寫作意圖,并加以客觀的分析評價,社會科學方面的資料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四是辨析資料是否新穎。所謂新穎的資料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近期才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發(fā)現、新方向。比如《股份合作制經濟幾議》一文的作者,選取了當時中國大地上新出現的農村股份合作制經濟中的新動向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是指某種事物雖早已存在,但人們尚未發(fā)現其價值,這同樣是新穎的資料。比如《試論人口與經濟的循環(huán)》一文中,人口與經濟的關系早已存在,它們之間存在著良性循環(huán)和惡性循環(huán),這也是客觀事實,這兩種循環(huán)會帶來兩種根本不同的后果,而這以前人們幾乎沒有認識?,F在以兩種循環(huán)的資料來揭示兩種循環(huán)的后果,從而闡明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不失為一種新穎的資料。所以,所謂新穎,不僅僅對資料產生的時間有所要求(不能太陳舊),更重要的是要從普遍常見的資料中發(fā)掘別人尚未利用的東西。五是辨析資料的典型性。所謂資料的典型性就是指這種材料對于它所證實的理性認識來說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恩格斯的《論權威》,選擇了紡紗廠、鐵路、航海三個例子作為論據。第一個論據闡述得最詳細,第二個論據比較概括,第三個論據只是輕輕一筆。他沒有用更多的闡述,就把問題說明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樣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不管社會組織怎樣,在產品的生產和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下,都是我們所必須的。”材料不多,卻具有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產生這樣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選得十分精悍典型。
畢業(yè)論文資料整理方法與技巧:
1.1 廣泛地搜集、閱讀
論文提出的問題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卻要盡可能地廣泛。一般說來,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識、材料準備。
1)能夠反映研究對象本身各種具體特征的專題材料
充分熟悉對象,是正確認識對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對象本身的各種具體特征(通過有關作家的全部作品,有關問題的各種知識,……),還要把握一切能夠影響研究對象的生成和發(fā)展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或精神、物質因素。只有盡可能全面地掌握這些材料。進行研究時才能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對于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
2)作為明確方向和思想指導的理論準備
所謂科學研究,就是通過正確、嚴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從具體的事物和現象中找出本質性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這項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確的理論(專業(yè)理論和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起作用的哲學思想)所指導??茖W實踐和發(fā)展的歷史還告訴我們,進行一項研究工作,不僅需求充分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最好還能力求廣泛通曉其它有關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通過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的相互滲透,相互啟發(fā)(例如, 用系統(tǒng)的方法分析藝術形象的美學特征和社會功能;把模糊數學的方法引入修辭學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帶來新的發(fā)現;新的突破。
3)別人對于這一問題已經發(fā)表過的意見
這方面的材料要盡量搜集。別人已經解決的問題,自然不必再花力氣去作重復勞動; 充分吸收別人已有的經驗,或是了解別人所遇疑難的焦點所在,對不同觀點仔細進行比較研究,既可以少走彎路,也便于發(fā)現問題,就象兵法上所說的那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
1.2 認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發(fā)揮作用,還需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材料系統(tǒng)化,條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決問題。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1)制成文獻、資料的目錄索引??梢岳糜嘘P的現成材料(圖書館、資料室的目錄卡片和報刊索引等),根據自己的選題加以編寫。
2)剪報、札記、文摘卡。這一類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須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詳細注明每則資料的作者、篇名、出處、發(fā)表日期,二要有細致合理的分類。
3)大事記、年譜或著譯年表。通過這一類材料的編寫,可以加強對于研究對象的總體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礎上深化對于某一專題、某一側面的研究。
2 畢業(yè)論文內容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2.1 論文的結構
論文的結構,并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從一般的情況來看,大體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結論”三個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說明選題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難、爭執(zhí),提出本文所要探討、解決的問題;正文是分析、論證的過程;結論則是整個研究成果的總結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還有小標題目錄和全文的內容摘要。
2.2 提綱的作用
論題擬定,材料大致齊備,動手寫作論文之前,應仔細擬出論文提綱。提綱也有個反復修改補充的過程。這步工作做好了,論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個成熟的提綱,有助于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fā),去考察每一個局部,并考慮個部分之間應有的邏輯聯(lián)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應與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稱,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既要重點突出,又要照顧全面。
2.3 要有正確而多樣的研究、分析方法
初學學術論文寫作的人,往往容易犯歸納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論事的材料羅列,要么是輕易而簡單化地得出結論,不善于通過有層次、有根據的分析、論證,充分顯示其思想觀點的說服力和深刻性。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進、提高。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
1)哲學的方法
這是指如何根據唯物主義辨證法對于哲學基本范疇(現象和本質,存在和運動,原因和結果……)的理解,正確解決具體研究工作中的本體論和一般方法論的問題(比如,從認識對象的現象到認識對象的本質)。
2)歷史的方法
這是強調尊重對象本身的歷史具體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須充分熟悉客觀對象歷史發(fā)展的實際進程,占有大量資料,從中尋找出客觀對象的特點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性。
3)邏輯的方法
這是要求我們必須正確運用形式邏輯和辨證邏輯所揭示的關于人們思維的一般規(guī)律(概念、判斷、推理、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 對客觀事物的各種現象進行邏輯分析,尋求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性聯(lián)系,并用理論的形態(tài)加以體現。
4)假說的方法
所謂假說,并不是隨意的幻想和碰運氣的猜測,而是以一定的經驗事實材料為基礎, 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為依據,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躍聯(lián)想或直覺感受,提出的一種富有預見性、然而尚待繼續(xù)驗證的新觀點。它們雖然還不能稱為科學的結論,但卻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論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確獲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種方法的另國而緊密地結合使用分不開的。
2.4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當,交代不清,也會影響文章的質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這么幾種:
1)完整引用。照錄原文一句或一段話,不能任意刪削或添加別的內容。前后要加引號。如果引文單獨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兩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語言將引文的原意轉述出來。前后無須加引號,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號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將引文的內容拆散、打碎,和論文作者自己的闡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單獨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顯得累贅或影響風格的統(tǒng)一。
一、課題資料課題資料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全部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等。 1. 計劃性資料。計劃性資料是課題研究起始階段所形成的各類計劃方案、課題申請評審書等。這類資料關涉課題研究的整體設計與部署,是整個課題實施的藍圖,對課題的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應該十分重視。 2.基礎性資料?;A性資料是課題研究前期以及課題研究中所作的調查、測量、檢索、研討等等工作中所產生的各類資料。這些資料無論是對課題的最終選定,還是理論假說的形成,課題的開題論證,或是課題的研究運作,都具有基礎作用。 3.過程性資料。過程性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各類資料。這些資料重在隨時隨地地搜集、積累與整理,特別要注意研究過程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4.專題性資料。課題研究過程中,圍繞一些事關整個課題運作的專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所形成的資料是專題性資料。專題性資料對課題的延伸、拓展與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5.效果性資料。對實驗變量的控制、檢測,對課題實施的階段性、終結性評估等等,都會得到相應的資料,這是形成最終成果的主要資料。 6.總結性資料。課題實施的各個階段與課題研究結束都育來自課題組與課題組成員個人的專題性或綜合性的總結,這些總結對課題終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義。 二、課題研究資料 按課題研究檔案的管理進行積累。根據課題研究的不同階段分為準備階段、實施研究階段和結題驗收階段。 1.準備階段: 課題前期檔案主要包括課題立項申請書、論證報告、研究方案(包括修改后的方案)、各種審批手續(xù)、立項批準書、責任書、開題報告等。 2.實施研究階段 : 課題中期檔案是課題檔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課題實施過程的原始材料:研究過程中的階段計劃心得體會、經驗教訓、方法效果、典型案例,調查測試、過程評價的各類數據和材料,以及實驗數據處理、組織培訓記錄、召開會議記錄、課題研究課實錄等;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圖片資料、聲像資料、電教軟件和研究小結、階段總結、經驗文章、研究論文、著作、獲獎證書等、階段檢查記錄等;在報、刊上發(fā)表過的有關研究內容的論文、簡訊(包括他人對本課題的有關評價) 和研究過程中獲獎的證書、作品等。 3.結題驗收階段:課題后期檔案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總結、申請驗收報告、最終科研成果、課題驗收鑒定書、成果推廣應用材料等。 三、資料的整理(一)整理資料的原則 1.真實性原則。就是根據事實進行核查,排除其中的虛假成份; 2.準確性原則。資料不能含混不清,模棱兩可,相互矛盾; 3.完整性原則。資料不能殘缺不全,以偏概全; 4.標準型原則。不能搜集無關無用的資料,使資料與統(tǒng)計對象的性質和標準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 5.條理性原則。整理出來的資料應當是分類分組,脈絡分明,條理清晰等; 6.簡明性原則。應當綜合運用文字、表格、圖形等各種表達手段,使資料不僅在內容上條理化,而且在表現上也簡明化。 (二)整理資料的步驟 1.設計整理的方案。在整理資料時,應制定出一個資料整理的綱要,其內容為:⑴選擇分類標準和分類標志;⑵確定如何分組;⑶確定描述總體及各分組特征的指標,并決定匯總方法,然后以此提出工作的要點;⑷確定需要編制和繪制的圖標;⑸規(guī)定所要求的精確程度以及計量單位;⑹考慮其他應注意的事項和問題。 2.審核資料。就是檢查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好不好紅血絲瘦臉霜好好用瘦身霜推薦品牌什么牌子的去皺眼霜好3.進行分類分組。按照整理方案中設計的分類標準和分組標志,進行分類和分組。若是文字資料則進行分類,若是數字資料則進行分組。 4.實施統(tǒng)計匯總。就是計算各類各組的單位數和合計數,計算各組指標和綜合指標。 5.編制統(tǒng)計圖表。就是根據分類和匯總的結果,編寫統(tǒng)計資料,繪制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 四、資料的審核 意思是指在著手整理資料之前,對需要整理的原始資料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和核實的工作過程。它的任務在于考察所搜集的資料是否真實、是否準確、是否完整和是否標準。驗證資料的合格性,也就是信度和效度。其目的在于為進一步整理資料和分析研究資料打下基礎。 資料審核的方法 資料審核的具體內容和方面不同,所審核資料的來源和類型不同,審核資料的方法就可能不一樣。常用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經驗判斷法。就是研究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已知的情況來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2.邏輯判斷法。根據資料的內在邏輯關系來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3.計算判斷法。就是通過對各種數學的運算來判斷各項數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它適合于對數學資料的審核。如各組數據之和是否等于總數、各部分的百分比相加是否等于1、各種平均數指標指數的計算是否正確等等,都可通過數字運算檢驗。 4.對比批判法。通過對同一來源用不同的方法搜集的資料進行比較,來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比如對同一研究對象可分別采用實地調查法和歷史文獻法。實地調查法又可分為訪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等。歷史文獻資料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各種類型的資料進行比較,可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5.篩選判斷法。通過對調查資料的來源進行考察,以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的方法。 6.提綱判斷法。是指用搜集資料的調查提綱,來衡量所搜集來的資料,以判斷資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格性。 五、資料的分組、統(tǒng)計 在教育科研中,一般把對文字資料的劃分和歸納叫做資料的分類;把對數字的劃分和歸納叫做資料的分組。分類主要是根據事物性質上的差異;分組是根據事物數量上的不同。 (一)資料分組的步驟 1.選擇分組的標志,包括選擇標志的原則、種類; 2.確定分組界限,包括組數、組距、組線、組中值及它們的確定和計算等內容; 3.編制變量數列,也就是根據各種分組 標志、所得的分組結果,編制各種變量數列表。(二)資料的統(tǒng)計(匯總) 資料的匯總就是根據研究的目的,對分組后的各種數據進行計算和匯總,使之匯集到一定表格之中。資料匯總有手工匯總和電腦匯總兩種方法。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手工匯總。 1.手工匯總的方法 當原始資料項目較少,資料比較簡單時,一般采用下列幾種方法: ⑴畫記法,也稱為點線法。就是在匯總表的相應組內,利用劃點或者劃線為記號的匯總方法。匯總時按某一數據屬于哪一組就在那一組的欄內點一個點或者劃一條線。最后,計算各組點或線的數目,得出各組的次數,根據這些就可以做出統(tǒng)計表。 ⑵過錄法。是根據統(tǒng)計匯總表中分組的要求,將原始資料登錄到預先設計好的登錄表上,然后再過錄到正式的統(tǒng)計匯總表上。它的優(yōu)點是,對匯總的內容便于校對、檢查;缺點是,工作量大,費時費力。 ⑶折疊法。是指所有調查表中需要匯總的同一行或縱行預先折好,按順序一張一張地疊在一起,進行總計算,然后將匯總結果填入正式統(tǒng)計匯總表中。 ⑷卡片法。就是利用特制的摘錄卡片,進行分組匯總。在調查單位多、分組多的情況下,卡片法是手工會總的較好方法。 2.手工匯總的具體步驟 ⑴編號; ⑵摘錄。是把每一個調查對象的資料摘錄于卡片上; ⑶計數。根據卡片資料可按組別將調查單位歸組,各組的卡片數就是各組單位數。頂一下
你問的問題涉及到搜集、整理資料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按照資料獲取方式分為直接資料和間接資料。直接資料也叫第一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包括與論題直接有關的文字材料、數字材料(包括圖表),譬如:統(tǒng)計材料、典型案例、經驗總結等等,還包括自己在親自實踐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間接資料也叫他人的研究成果。這是指國內外對有關該課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撰寫論文不是憑空進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
按照資料的呈現方式分為文獻資料和網絡資料。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qū)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一次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chuàng)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等。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后產生的一類方面,如書目、文摘等檢索工具。三次文獻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等。
收集資料的原則
搜集資料工作一般要遵循“先內后外”、“先近后遠”、“先易后難”。第一、客觀性原則。這是搜集科研資料的首要原則。?第二、真實性原則。第三、全面性原則。研究者必須搜集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各個方面的資料。
收集資料的一般步驟
面對當前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料,資料的收集者該這樣才能快速的找到有價值的資料呢?我想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查找和收集資料。問題的解決應該分成6方面進行。1、界定問題 ?2、擬定問題 ? ?3、取得資料 ? 4、利用資源 ? ?5、整合資源 ? 6、評價成果。
收集資料的方法
包括做卡片、 做筆記、 剪貼報刊?,F在還包括應用網絡進行瀏覽文獻,圖書管藏 、問卷調查,交談等方法來獲取資料。
資料的整理
一般可分為三步:
(一) 根據信息資料的性質、 內容或特征進行分類。
(二)進行資料匯編。
(三)進行資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