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oaoy.cn
郵 箱:zboao@qq.com
地方檔案乃重要的一手史料,其價值不容估量。時下,地方檔案整理方興未艾,受到學界青睞,國家重視。而檢視整理現(xiàn)狀,成果雖呈井噴之態(tài),整理方法也在不斷改進,整理方案卻仍多各自為戰(zhàn),缺乏交流與共識,舊有且不足取的整理方案仍在不同的地方重復著。如何科學、規(guī)范地設計整理方案,如何迎接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共享,特別是如何有效避免重犯過去的錯誤,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清代四川南部縣、直隸寶坻縣、臺灣新竹縣的檔案卷面
1.是保持原檔風貌,還是另行分類?
基于檔案學的來源原則,對檔案的整理,存留檔案原件總量和保持檔案排列原貌是需要首要考慮的。但是,時下各地地方檔案整理,此原則重視不夠,邊整理邊破壞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甚至在一些地方,粘連成坨的檔案被直接扔棄,或成了紙廠的原料。
在分類上破壞檔案保存原貌的現(xiàn)象更為常見。舉例言之:對于清代《巴縣檔案》,整理者打破了檔案原有的按房保存的格局,根據(jù)今人的劃分標準將它按內政、司法兩大類進行了人為的分割。其下內政類又分為職官、軍事、政治、財政金融、文教、交通郵電及其他等類,司法類又分地權、房屋、借貸、欺詐、家庭、婦女、繼承、商貿、兇毆、盜竊、租佃、賭博等;直隸順天府《寶坻檔案》亦被按職官制度、民警政務、憲政、法律詞訟、鎮(zhèn)壓革命運動、軍務、財政金融、農林商務、外交往來、傳教、禮儀、文教衛(wèi)生等進行分類整理;臺灣《淡新檔案》的整理也很典型。
當年戴炎輝教授以清代地方行政與近代法律的概念按行政、民事、刑事三編分類整理,后來的學者已發(fā)現(xiàn),入行政編的很多案就是訴訟案件,如果將之歸入民事編或刑事編也未嘗不可。甚至,戴教授對于每一個案的歸類,也存在著各種問題。例如,一個案在訴訟之初控訴者號稱被擄禁,因此被歸類為刑事編的人身自由,但隨著訴訟的進行、案情的發(fā)展,反而讓人覺得應該歸入民事編的錢債。
?。▍遣欤骸肚迥┡_灣之淡新檔案及其整理》,第二屆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四川省南充,2014年11月28日)。值得慶幸的是,四川《南部檔案》采取了為數(shù)不多的按房歸檔整理方法,作出了有益探索。
簡而言之,上述不當分類整理法是不適用于地方檔案的初次整理,但在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將其納入后期深入整理階段則比較可行。這樣既可以保持檔案原貌,又可以發(fā)揮分類的固有價值,方便利用者。
2.是點校,還是影?。?/p>
過去的檔案整理,點校者不少,如20世紀80、90年代四川省檔案館與四川大學歷史系合作整理的《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選編》(2冊),四川省檔案館整理出版的《清代巴縣檔案匯編·乾隆卷》,四川省檔案館編輯的《四川保路運動檔案選編》《四川教案與義和拳檔案》,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和四川省檔案館整理出版的《清代冕寧縣彝族檔案資料選編》,戴炎輝整理的《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4冊),臺灣大學圖書館編的《淡新檔案》(36冊)等。此外,《四川檔案史料》《檔案史料與研究》《四川檔案》等期刊按主題刊布的一些檔案資料亦多采用點校的方式。
客觀而論,點校自有其優(yōu)點,如同一頁能容納的可讀文字更多;點校本比影印本價格更便宜等。但點校本也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是大量信息特別是圖像一類的非文字信息常被人為遺棄,繼而導致不少問題被研究者忽略,或者是抓住了某個問題卻無法深入研究。如在清代訴訟中,要求兩造使用狀格紙。事實上,狀格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的長、寬、狀格數(shù)等多有變化,而這些正是研究清代訴訟文書的重要資料。又如,檔案中的圖記(如幕友閑章、官代書戳記)含有研究清代地方行政的重要信息,但這些資料和信息很難通過點校的形式展示出來。此外,誤識、誤點現(xiàn)象更是普遍存在,比如在一篇利用清代《冕寧檔案》討論特定身份人告呈資格的論文中,將最核心的材料生監(jiān)、老幼、婦女、殘廢之告狀,無抱告不準識讀成了生監(jiān)者幼婦女殘廢之告狀無抱告者,不準,其中老字被識成了者字,一字之誤,謬以千里。諸如此類,使得檔案的價值大打折扣。
當然,檔案的大部分內容對于利用者而言,影印件和點校本不會有太大差異。真正對利用者構成閱讀困難的那極少一部分也恰恰是點校中最容易出錯的部分。針對這種情況,采取原件影印并對這些極少數(shù)難以辨識的文字、圖像、
難解詞句、制度附加考證說明不失為一種可行的做法。如此既不會誤導利用者,又可以為歷史檔案整理奠定深厚基礎,充分體現(xiàn)其學術價值。
3.是黑白制作,還是原色翻?。?/p>
縮微技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于檔案管理,目前至少有臺灣《淡新檔案》、四川《巴縣檔案》《會理州檔案》《南部檔案》《冕寧檔案》等一批檔案拍攝了縮微膠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原來單一載體的膠片縮微模擬技術,已發(fā)展到膠片、光盤、網絡等多種載體的數(shù)字混合技術。數(shù)字化對保護和搶救珍貴檔案、開發(fā)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不過,出于技術與成本的考慮,過去的檔案縮微膠片多以黑白形式呈現(xiàn)。這種制作方式不僅沒有達到保存檔案多色彩原貌的目的,而且閱讀者根本無法對檔案中大量的不同色彩重疊的印章戳記信息進行有效識讀。諸如紅契、紅稟一類的檔案縮微成黑白片后,幾乎全是黑色的,內容極難辨識。不僅如此,工作人員在制作過程中,由于對檔案保存的完整性意識不夠、工作態(tài)度不認真、技術缺陷等因素,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檔案復制單件不完整、掉頁、脫頁的現(xiàn)象。顯然,原色翻印更符合相關研究的需要,也可以確信隨著技術的更新,它必然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4.是選編,還是全部出版?
現(xiàn)在已能看到大量的檔案選編。選,有兩種情況。其一,選件而非完整的卷。清代,文書處理完畢,均要立卷、歸檔,匯齊后粘連各件成卷,一案一卷,卷皮通常也要寫明衙門名稱、案由、立卷房名、立卷時間,內容完整而連貫,但現(xiàn)有的關于《巴縣檔案》的出版資料,皆從卷中剝離出來,以件為選取單位。這樣的整理,其結果是閱讀者很難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對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難以復原一個完整的歷史場景,當然也就難以得出符合歷史實際的、可以確而信之的結論。
其二,選部分卷而非檔案全部輯錄,早先整理出版的《巴縣檔案》即是如此,最近出版的浙江《龍泉司法檔案選編》雖然將一個卷宗選全,但其出版的也并不是龍泉檔案的全部。對于研究者而言,研究一時一地的法律與歷史,僅僅依靠其中的司法檔案是遠遠不夠的。對于體量很大的檔案,出版、銷售確有困難,可以考慮紙本出版與數(shù)字出版相結合,印制少量紙本供圖書館收藏,同時單獨銷售數(shù)據(jù)庫。
5.如何提供研究者所需的數(shù)據(jù)?
基于飛速更新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供系統(tǒng)、豐富、完整的數(shù)據(jù)庫,建立能夠資源共享的大數(shù)據(jù)、云平臺是以后檔案整理的重點和趨勢。數(shù)據(jù)庫的開發(fā),至少有兩個工作要做:一是發(fā)掘文獻本身的特性/屬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多維檢索系統(tǒng);二是確立數(shù)字人文的觀念,這需要研究者、檔案界、科技界(包括數(shù)據(jù)庫運營商)互助合作,將數(shù)字檔案運用到分析系統(tǒng)中,為人文研究提供服務。但是,迄今為止,能夠提供州縣檔案目錄檢索的單位為數(shù)甚少,全文檢索更是奢望,遑論數(shù)字人文的實現(xiàn)。
不僅如此,現(xiàn)有的清代官方檔案與民間文獻整理方式也無法實現(xiàn)不同數(shù)據(jù)的跨庫檢索。數(shù)以千萬件計的民間文獻在元數(shù)據(jù)(Metadata)的確定上見仁見智,各自封閉進行,沒有一套可以通用的標準。如何實現(xiàn)網絡數(shù)據(jù)庫環(huán)境下檔案內容的關聯(lián)與融合,是今后的整理工作需要考慮的課題。
總之,地方檔案整理,受制于人力、財力、物力、科技發(fā)展水平以及整理者的觀念和意識,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很多,時下大多數(shù)檔案仍藏在深閨人未識,難以為迫切需要新材料的研究者所共享,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科學地、規(guī)范地整理地方檔案,是到了我們特別是有關部門認真反思、改進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了。(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11&ZD093〕首席專家、西華師范大學特聘教授)